您所在的位置:长三角在线 > 财经企业 > 科技频道> 浏览正文


当电信网络诈骗用上AI、大数据 我们该怎么办?


 
2019-7-11 2:15:00

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电信网络诈骗在套路不断翻新的同时,还盯上了新技术。7月9日,记者从中国互联网大会“2019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论坛”上获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已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首次同比下降

  生活中,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令人防不胜防。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重拳打击下,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正迎来拐点。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姜国利在论坛致辞中说,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共抓获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嫌疑人4万名,破获案件4.4万起,同比上升47.8%和6.6%,为公众避免经济损失112亿元。

  “在全国持续严打高压下,今年的发案率增幅持续回落,今年5月、6月两个月,发案率首次环比同比均下降。”他说。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新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公安机关通报和用户举报诈骗数据比2018年下半年分别下降了41.4%和21.6%。

  电信诈骗从“乱枪打鸟”变为精准下套

  “不过,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仍然艰巨,部分重点地区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严峻,利用互联网实时诈骗问题依然突出。”张新提醒。

  从电信诈骗来看,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国移动月均拦截国际诈骗电话1077万次,垃圾短彩信治理月均拦截4亿条;月均处理“呼死你”电话1.4万余个,语音群呼骚扰电话13.6万余个,“响一声”骚扰电话5000余个。

  张滨分析说,电信诈骗与热点事件呈显著相关性。比如5月下旬高考备考阶段,泄题押题类诈骗非常多,6月下旬高考成绩放榜后相关诈骗也明显增多。6·18网购节前后两周购物诈骗特别多。

  与此同时,近年来电信诈骗组织呈现由境外向内地、沿海向内陆、重点地区向全国,从“乱枪打鸟”到精准下套的发展趋势。

  诈骗分子冒充身份、编造虚假信息的骗术话术不断升级,迷惑性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职务、社会关系等信息,骗取受害者信任实施诈骗,“比如冒充领导,声称有什么事要办,赶紧把钱转过来”,张滨说。

  网络诈骗用上人工智能、大数据

  更令人担心的是,在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高级总监黄凯的观察中,电信网络诈骗正呈现出智能化、跨平台化、产业化的趋势。

  “在诈骗犯罪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智能化的身影,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已经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诈骗各个环节中。”黄凯举例说,比如上游黑产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突破互联网企业的验证码体系,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恶意注册,获取号码资源,提供给犯罪分子实施诈骗。

  2017年9月,浙江绍兴警方公布破获全国首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彻底摧毁43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93人,成功截留被盗的公民个人信息10亿余组,缴获赃款600余万元。

  智能化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正日趋产业化。黄凯说,在以往网络诈骗案件里,犯罪分子往往团伙作案,彼此相识,分工协作,但近年来犯罪分子上下游分工越来越精细和专业,并已逐渐形成恶意注册、引流、诈骗、洗钱等环节完整的链条。在黑色产业链条中犯罪分子彼此并不相识,利用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方式分工配合,使得犯罪效率越来越高,门槛越来越低,给执法机关和各个平台在线下打击和线上治理带来较大的挑战。

  从犯罪发生场景来看,跨平台化趋势也日益凸现,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杀猪盘”交友诈骗案。

  何为“杀猪盘”?黄凯解释说,犯罪分子首先在婚恋网站和交友App上获取作案对象,把受害人引到社交平台进一步接触,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惑受害人到第三方平台,或通过APP网站进行充值操作,最后通过网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转移赃款。

  他建议,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和解决源头性、系统性的问题,围绕诈骗犯罪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等主要问题,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资源的统筹。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针对当前诈骗犯罪的形式特征,加强线上识别、预防、打击诈骗的力度,同时在各级监管部门的统筹下协同作战。

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快手与美团续签合作;华为计划发债 10 亿元
·OpenAI自称AI软件能力接近第二级:相当于受过博士
·“上海5G A²示范之城”建设正式启动 2026年
·数字孪生平台赋能精准招商 金山优化营商环境迎来
·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举办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律
·B站毕业歌会6月9日上线,朴树、陶喆、张韶涵、周
·出租社交账号赚钱?当心连号都没了!上海警方捣毁
·上网联自媒体专委会新增韵达速递、投中网等35个自
·网游新规征求意见,游戏圈巨震波及海外股市
·华为云用技术赋能喜马拉雅平台,共同延伸数字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华易信息 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20210199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