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以“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江苏实践”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专场新闻发布会。至此,长三角三省一市全部亮相这一高规格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
“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面对长三角三省一市主官,如何谋划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三省一市主官们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回应和部署?“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为您一一梳理。
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将如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说,上海将紧扣“一体化”“高质量”这两大关键词,紧抓三个重点区域建设,第一个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二个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第三个是虹桥商务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如何谋划?“对江苏来说,既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更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答记者问时特别强调做好“三件事”:一是格局要大,坚决完成“国家交办的事”。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事,就是中央交办我们的任务,一定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时按质确保落实到位。二是胸襟要宽,主动做好“我们共同的事”。凡是涉及跨区域合作的事项,定政策、搭平台、抓项目、干事情都想到“邻居”,都考虑兄弟省市的关切和需求,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三是节奏要快,规划方案确定后,关键在于干,发扬敢为人先的张家港精神,抓紧办好自己的事,为长三角一体化作出江苏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发布会前一天,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融合、创新协同、公共服务共享,实质性推动跨江融合发展,全面展开全省“六个一体化”工作布局……会议不仅明确了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治高度,还细化部署并讨论了《江苏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平台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清单》《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题工作组设立建议方案》等文件。
浙江如何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力争在三个方面先期取得突破:借力闯过转型升级关口,借上海等地之力,主动对接沪苏皖优质要素资源,突出接轨创新、接轨国际化、接轨现代化治理,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借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复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做法,积极借鉴江苏、安徽对外开放的好经验,力争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上取得更大进展;借机推动大融合,共同打好跨区域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高水平的大学联盟,推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让老百姓共享更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安徽将如何抓住抓好这一重大机遇?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提出四个“落实”:提高“站位”。紧扣两个关键,落实“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原则,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确保国家《规划纲要》在安徽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锚准“定位”。谋划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加快建设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抓实“部位”。“一圈五区”的各区域板块都要当好主角,在彰显个性中形成合力。主攻“点位”。树牢“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从最有共识的事、最需要率先突破的事、最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事入手,谋划推进30个重大工程建设,与沪苏浙精准对接、重点对接、主动对接,力争多出示范化成果。
绘就区域发展“同心圆”,一场场精彩的新闻发布会,让世界看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信心。
本周,长三角发展还有这些新亮点值得关注——
新“王牌”亮相
8月20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
在当日的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打好这张新时代上海发展的“王牌”,让这片寸土寸金之地飞出新的金凤凰,推动上海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力推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落地落实,李强强调扎实做好制度创新、功能培育、规划建设、营商环境、人才集聚的大文章。
“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临港新片区揭牌后很快便迎来首个大动作。23日,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开园,这是新片区揭牌后迎来的第一个实质性项目。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规划并投资,集成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技术及管理资源,共同组建了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园区运营管理,并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重大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