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合肥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情况。
市场主体总数突破90万发展动力强劲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气度、“摸着石头过河”的实干精神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改革魄力,为不断腾飞的合肥市经济发展服务,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服务。
截至2019年7月底,合肥市市场主体总数928458户,突破了90万大关。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等各项指标“指数级”递增,合肥市市场主体增长率正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中部首屈一指的创新型城市。
2018年底合肥市市场主体实有数量占安徽全省比重为18.76%,总量居全省第一位,2014-2018年,实有市场主体户数年均增速22.06%,注册资本年均增速44.84%。其中企业户数年均增速25.95%,企业注册资本年均增速45.29%。
随着企业开办提速提效,民营经济尤其是私营企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实现从“草根经济”向支撑经济发展“中流砥柱”的重大转变。截至2019年7月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897694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6.7%,同比增长21.4%。其中私营企业实有市场主体累计总数389927户,同比增长22.5%;注册资本25239.7亿元,同比增长25.2%。个体工商户实有市场主体累计总数507767户,同比增长20.5%;资金数额644亿元,同比增长30.2%。
2018年全市市场主体创业活力指数为23.9%。各类型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的创业活力指数较高,尤其是私营企业创业活力十足,达25.49%。2018年合肥新增创业企业64863户,较2014年增长130.37%。全年在合肥创业的人数92561位,较2014年增长80.03%。
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合肥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居中部六省会第四位。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新增市场主体、内资(非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项同比增长率均居首位。
90万市场主体是合肥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2014年3月份,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国统一部署下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不再需要进行验资。自注册资本认缴制实行以来,注册资本总额接连突破,2015年11月份突破1万亿元关口,2017年5月份突破2万亿元关口,2018年9月份再破3万亿,商事制度改革五年间翻了近7倍。
商事制度改革以后,前置审批项目从180多项降至32项,推进“多证合一”,实施“证照分离”、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全国领先开展个体登记智能审批。各项改革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有了真正的获得感。
简政放权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护航
新增市场主体的背后,不仅仅是数量上递增,更是合肥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果的缩影。2014年以来,合肥市秉承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包容”姿态,通过简政放权,最大程度释放商事制度改革效力,从而实现“降门槛”“简程序”“压时间”“提创新”“促服务”,为合肥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启动全程电子化全流程、全业务注册登记业务,优化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服务。在全省率先使用可关联银行信息验证的“云签”技术,着力解决了电子身份和电子签名的短板问题,实现方便快捷的线上“不见面”登记注册业务。截至目前,全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占比已近95%,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于领先水平。
“政银企”多方合作取得突破。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工商银行等8家银行合作,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合理布设了130个企业注册登记银行代办点,免费为企业办理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咨询、指导申报、证照领取、企业开户等业务。在蜀山和瑶海产业园相继建成工商行政服务中心,为园区内及周边企业提供工商登记、商标注册、广告登记、网络经营指导等“全业务一站式”工商行政服务。
2018年以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通工商、公安、税务、银行等企业开办环节。2018年12月底前,合肥市已全面实现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零成本”办结,部分县区2个工作日内办结,比国务院要求至少提速了5.5个工作日,走在了全国前列。
跨域通办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
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合肥市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新契机,增添了新内涵。如何为跨区域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服务,成为合肥市场监管局目前的主攻课题。
企业开办审批服务一体化。2018年9月底,长三角科创走廊九城市率先探索跨省市“一网通办”,对企业办理频率较高的事项,实行"一地认证、全网通办",企业可以通过"一网通办"窗口实现30种证照的异地办理。从G60九城市到长三角城市区域,通过统一受理标准、统一办事流程、统一材料规范,实现了九城通办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综合服务窗口规范化、政务数据共享信息化,引导企业通过“一网通办”窗口办理异地营业执照,推动九城市企业共享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果。
实现跨省异地领照一体化。2017年7月7日,合肥市场监管局研发了全国首台商事登记自助证照一体机,创造性地解决了跨区域业务一体化和异地通办等难点堵点。2018年12月7日,合肥市场监管局将全国首台跨省异地通办商事登记全业务自助一体机送至上海松江,通过该设备,上海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到合肥投资的公司,都可在上海松江完成工商登记全业务全程实时在线办理,并现场自助打印合肥市营业执照。自助一体机跨区域落户的实际应用,标志着异地申请营业执照不再需要等待异地邮寄,打通了异地办照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优化了长三角营商环境。
长三角“一网通办”全覆盖。合肥市场监管局先行先试,积极向G60联席会议办公室申请,将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纳入“一网通办”试点单位。2018年11月7日,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合肥高新区综合服务窗口正式运行,成为G60九城市首个区级窗口。目前“一网通办”工作已在全市13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合肥市在九城市中率先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受理窗口下沉至全部县区。截至目前,全市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件347户,咨询服务818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