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跟上海都是国际化大都市,
有很多可以对标的点:
上海有黄浦江,巴黎有塞纳河;
上海有陆家嘴,巴黎有拉德芳斯;
上海有复兴号高铁,巴黎有欧洲之星号列车
……
尤其是巴黎正在实施的“大巴黎计划”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一样,都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对城市空间布局的新思考。
“大巴黎计划”已经实施了十多年,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这不仅是区域融合问题,而是一个重要城市群在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中以更长远的眼光自我审视、再出发的过程。
“大巴黎计划”哪些经验值得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借鉴?
在日前举行的2019年第3季SEA-Hi!论坛上,法国SYSTRA公司交通规划师尼古拉(Nicolas SIAUD)介绍了“大巴黎计划”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建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重视铁路网络规划和节点链接等方面的规划,打造更多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心。
何为“大巴黎计划”
巴黎,一座浪漫之都,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提到巴黎的地理区划,许多人经常会听到“小巴黎”、“大巴黎”,究竟有什么区别?原来,“小巴黎”即巴黎市,拥有105平方公里,220万人口;而大巴黎全称为“大巴黎都市圈”,有1200万人口,并非独立的行政划区,而是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概念出现,如今已发展成欧洲最大的城市区域集体,是欧洲第一大经济大区。
巴黎核心区作为绝对的中心地位,内外发展出现了一定的不均衡性,同时主城面临着大量的交通拥堵、大城市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07年,法国的“巴黎大都会发展计划”诞生了,简称为“大巴黎计划”,目标是重新定义巴黎的地理位置,将巴黎打造成为活力宜居的“世界之都”。
巴黎未来都市圈:区域组团的网络化、节点化和互补性
目前,大巴黎是世界五百强在欧洲最集中聚集的地区,占据31%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大巴黎还是欧洲领先的研发区域和高等教育中心。大巴黎也是世界上每年游客人次最高的地方,每年吸引约4700万的游客。巴黎迪士尼乐园、巴黎河谷名牌打折村、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等热门旅行目的地都在大巴黎。
据预测,到2030年,“大巴黎计划”开建以来将创造1000亿欧元的GDP,大巴黎快线预计还将带动法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的增长。
铁路快线成为核心
据悉,“大巴黎计划”的一项核心措施便是“大巴黎快线”。为了响应大巴黎地区的发展新需求,巴黎大区建立了以巴黎市区为核心的放射型的铁路网络结构,线网提供了各种类型、各种速度目标值的交通服务,新城和外围均有直达市区的快线进行连接,方便乘客快速进入市区。
大巴黎轨道环线规划
这一计划为城市新的增长极提供更好的交通支撑,促进外围就业岗位的建立,缓解核心区的交通压力,规划了总长200公里巴黎外围8字型大环线,串联外围重要城市节点,有效支撑都市圈外拓发展。这一轨道发展计划已经开始建设,将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模式。
到2030年,一个长达200公里,包含4条线路、环绕大巴黎地区的超级自动化地铁网有望全面建成。巴黎大区1200万市民建设12座现代化的高铁车站,时速高达80公里/小时,并且实现单一票价,让巴黎市和它的周边地区融合成一个大都市。该区域90%的居民将居住在离地铁站2公里以内范围,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生活。
尼古拉建议道:
“未来,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地铁建设和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也适合遵循这一原则。”
“轨交时代”即将到来
轨道交通更低碳,是未来公共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尼古拉大胆地预测道,不久,我们将进入“轨交时代”。
“上海的虹桥枢纽的体量、功能、组织等方面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尼古拉观察发现,虹桥枢纽的客运功能似乎过于集中,并不是未来铁路客站的理想发展模式。他表示,未来,在长三角区域,铁路客站可以借鉴巴黎的做法,建立一个有层次、有方向、有特定功能的铁路客站布局。
上海虹桥站
以巴黎的拉德芳斯商务区的车站规划为例,规划将在商务区最核心的区域建设一座高规格的高铁车站,为商务人士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拉德芳斯跟陆家嘴有高度的一致性。建成后,该站将可以实现拉德芳斯商务区与其他的欧洲中心城市(如伦敦、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地的快速直达连接。
尼古拉畅想道:
“未来,如果有一条快速的铁路通道可以连接陆家嘴和杭州阿里巴巴园区,由此会产生多少要素的整合、同城效应?也将会有效放大区域一体化的整合质量,应对国际竞争。”
与此同时,未来的铁路客站还将非常重视对机场的衔接。戴高乐机场是很好的一个例证,不仅有巴黎市域快线连接市区,高铁也在此设站。在欧洲,空铁联运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共识,以充分发挥航空和铁路的协同作用。比如法兰克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都有空铁联运。目前,中国的发展趋势也呈现了这一特点,比如虹桥枢纽,空铁联运会有效提升机场航空枢纽地位,拓展区域辐射范围。
铁路客站对机场衔接的便利性,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在建设的浦东和虹桥之间的机场联络线也将串联迪士尼。尼古拉建议道,未来,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新机场,需要提前谋划轨道进入,以连接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
铁路客站嵌入城市生活
未来铁路客站是什么样?
铁路车站布局回应了深入城市生活的诉求,而车站本身的规划设计就需要嵌入城市生活。尼古拉介绍道:“从深入到嵌入,这代表了未来铁路客站的发展方向。”
新一代铁路客站的规划和设计已经超越了交通范畴,不仅是连接内外的衔接点,同时也是城市活动和公共交往的场所。因此,车站必须包括商业、休闲娱乐、餐饮等设施,同时需要构建有吸引力的建筑和空间设计。
以巴黎的圣拉扎尔站为例,这一车站改造持续了十年,于2018年竣工。这一改造完全改变了车站内部的空间布局,尤其对车站主屋顶进行了重建。这座巴黎最古老的车站经过了改建以后,设有五层,有换乘大厅、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停车场等多个功能区;改建工程中最大的亮点是新增了一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构建了宜人的舒适环境、完美结合了传统跟现代元素;车站建筑的传统风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延续,在车站出入口的设计大胆采用了现代化的玻璃幕墙设计,为古老的车站注入了现代化的元素,成为又一座城市地标。
正在进行的巴黎北站的改扩建工程是2024年奥运会的配套工程。车站有五层,主要特色是要改善乘客换乘条件、易达性,注重环保设施的建设,并将设置大面积的绿色空间和太阳能光伏板。
未来,巴黎北站将成为垂直型车站,有多达5层的车站,将涵盖多种城市功能,包括商业、餐饮等多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综合体;
车站屋顶进行了精心设计,规划了绿化空间、慢跑跑道,为市民提供了日常休憩、沟通交流的城市空间;
车站的各种商业活动开展有助于提升铁路部门的收入,也将极大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巴黎兴起一股传统铁路站改建的浪潮,标志着城市管理者不再将火车站视作旅程的转换节点,而是在交通功能以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21世纪,新型的铁路、客站有望激发出更多机会和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