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和长三角各个城市都在结合自身禀赋和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区域一体化格局。
崇明作为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借力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进一步发挥自身潜力,彰显世界级生态岛的影响力和对生态人文价值的引领效应?
不久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审议并印发,《纲要》明确提出首先要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突破口,“生态和绿色”显然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当前最重要的基调。
在此背景下,崇明岛作为上海最重要的生态绿色屏障,如何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全生态”理念,进一步发挥自身潜力,彰显世界级生态岛的影响力,以及对长三角区域生态人文价值的引领效应,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相呼应?
6月29日,崇明一届区委七次全会,提出要把崇明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央公园”。这是长三角地区首次提出建设“中央公园”,引起各方热议。那么,什么是“中央公园”?建设“中央公园”于崇明、于上海甚至长三角意味着什么?如何建设一流的“中央公园”?
01
国际上的“中央公园”
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起源于欧洲的公园运动。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全欧,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都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Public Park)。
19世纪初,美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出现各种城市病症状;19世纪中叶,针对集中城市化带来的严重环境健康问题,纽约前瞻性提出了城市规划理念,纽约中央公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全球城市公园的典范。

纽约中央公园全景
纽约中央公园面积为5000亩,占150个街区,小森林、庭院、露天剧场、动物园、运动场、美术馆等应有尽有。这是现代景观的开端,据中国著名建筑师王其亨分析,这也是美洲借鉴中国“自然风景”园林理念的第一个英中式公园。
如今,纽约中央公园已于2017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中央公园对人类文明发展能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崇明打造长三角中央公园的具体建议
崇明打造长三角中央公园,建议做好五篇文章:
(一)主题旅游文章

崇明美景
一是打造本岛重要的主题旅游活动。借助筹办中国花博会、环崇明岛自行车体育赛事、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等重要主题活动,定期加大宣传力度并举办相关论坛等交流活动,发挥好交流平台功能,届时吸引更多人来公园旅游,并参与本岛重要主题活动。
二是打造专业型、考察型旅游主题。利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公园、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的建设,打造天然博物馆等国家级、国际型展览馆,定期主办相关专题展览。
联合国内专业团队制作候鸟迁徙、中华鲟保育、藏红花草药种植和加工等相关宣传片,为兴趣爱好者发放参观指导手册,引导游客前来考察参观。
三是打造生态科技主题旅游。联合国内外知名生态科技研发机构或团队,定期主办高端生态科技产品展示会或发布会,利用科技馆、展览馆或在户外举办生态科技应用展示活动,吸引长三角游客来崇,打造高端生态科技展示基地、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
四是打造健康养生主题旅游。立足崇明良好的生态自然基础,依托崇明岛藏红花人工种植地,设计打造一批高端健康养生基地。利用上海(崇明)养生野菜节等活动,吸引中医药爱好者、国内外高端养生消费者及老年人来崇明旅游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