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农民歌会滁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唱会举办之际
央广网滁州9月20日消息(记者孙叶 徐秋韵 王利)
金秋时节,滁菊盛开,丹桂飘香,皖东大地一派喜庆祥和景象。今晚,中国农民歌会滁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唱会将隆重上演。

安徽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村视察,下麦田,进农家,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市民在共享书店内阅读
牢记嘱托,开拓奋进,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滁州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续谱写新篇。
深化农村改革 “大包干”精神在延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年过去了,滁州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把土地盘活,让“红证书”带来“红票子”; 着力把产权激活,让“股本子”实现“分红利”;着力把体系搞活,让“小农户”衔接“大产业”。

小岗村民领到全省首批土地确权证书(左一左二分别为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关友江)
滁州积极改革试点、大力探索创新,在全省实现了“三个率先”、做到了“三个第一”,即: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颁发了全省第一本股权证书;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发放了全省第一笔“农权贷”。
一组数据展现了滁州农业发展新活力新变化:
农业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2.2%,居全省第1位;粮食生产实现“十五年丰”。
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80个。农村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创建率分别达90%、92%。

小岗村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田
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脱壳。去年,滁州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较2015年增长283%、30%;小岗村集体收入、人均收入分别较2015年增长52%、43%。三年累计脱贫11.9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4%。
农村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大包干”精神仍在延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正在滁州这片沃土次第花开。
承接产业转移 打造兴业新天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滁州市是全省三大家电制造基地之一、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四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形成了智能家电、先进装备、新型化工、新能源、硅基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

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4月11日,总投资240亿元的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正式投产,这是滁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滁州市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项目自签约到开工,仅用了57天,不仅创造了“滁州速度”,也标志着滁州省级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面达产后年投片量将突破150万片。

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世代线玻璃
总投资10亿欧元的博西家电干衣机和洗衣机、3亿美元的华冠通讯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100亿元的福莱特玻璃、100亿元的星恒动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滁州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后劲更加充足。

高速发展的滁州
数据显示,2018年滁州市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2个和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做好融通大文章 深度融入长三角
如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滁州市抢抓长江经济带、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坚持错位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

高速发展的滁州
滁州市将长三角地区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积极参与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近10年,沪苏浙地区在滁投资占全市利用外资比重达50%以上。
推进长三角合作一体化,搭建好合作载体平台是关键。中新苏滁高新区是滁州市深化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的一个重大成果和重要载体,也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已成为皖苏两省跨区域合作的典范,亦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集聚地。

苏滁园企业——沛愉包装科技
围绕“高端、外资、品牌”定位,目前,中新苏滁高新区累计引进项目250多个,其中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2个,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个。苏浙沪等长三角区域成为主要投资来源地,投资项目119个,总投资额310亿元。

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规划沙盘
滁州参照深圳、汕尾共同建设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谋划构想在毗邻江北新区的来安县境内设立一个60平方公里的宁滁特别合作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先导作用。

市政务服务中心时刻把为民服务扛在肩头
围绕协同创新,滁州以苏浙沪30余家高校院所为重点对象,建立联络员制度,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点对点合作活动20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百所高校滁州行”、“南京高校滁州行”等大型对接活动,推进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滁州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已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滁州园区和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于2017年揭牌成立。

南工大滁州科教城启动 区研发型高科技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在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化上,坚持把空间一体化作为产业合作的基础,加大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规划对接,优先推进通往长三角地区重点路网建设,努力形成水陆空立体化融入苏浙沪交通体系。

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开工仪式
备受滁州、南京两城人民期待的滁宁城际铁路最快将于2022年亮相,滁州段有望今年底全面开工建设,这也是全国第一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工程全线建成后,从滁州高铁站出发,前往南京北站仅需35分钟,前往南京主城区仅需一小时。
滁州,响亮地喊出了“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战略口号,一个由“双城记”向“同城记”加速推进的新局面正在展现广阔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