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 彧)9月25日,由上海市海洋局、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长三角海洋经济示范城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
会上,上海崇明长兴、浦东,江苏盐城、南通,浙江舟山、宁波等地海洋经济主管部门签署了《长三角海洋经济示范城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达成了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和园区协同等合作愿景。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上海市海洋局、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表达了共同谱写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篇章的意愿。
根据自然资源部核算数据,2018年长三角海洋生产总值为24261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9.1%,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发展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江苏南通、上海浦东、浙江舟山、宁波等地创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获批,承担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产业等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产业孵化集聚创新的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批复江苏盐城、上海崇明长兴、浙江宁波等地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承担探索滨海湿地资源综合保护和利用模式、创新海洋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创新海洋产业投融资体制等任务。通过示范城市(区)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的发展态势。
会议指出,下一阶段,上海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全面对接临港新片区建设,支持促进海洋智能制造、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孵化集聚和培育壮大;全面推进崇明长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船舶海工装备龙头企业集聚优势,带动区域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创新海洋产业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强服务辐射能级。
此外,上海还将与各地相关部门共同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大平台,在落实长三角海洋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总体规划,打造长三角海洋产业监测分析、信息共享和成果转移转化等信息一体化平台,建立长效常态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等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推动长三角海洋经济示范城市协同联动发展。
来源:中国海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