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长三角在线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安徽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贡献新动能


 
2019-11-13 16:51:39

 201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增长8.02%,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2%……这是安徽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取得的成绩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02秒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这是安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交出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人才基础、完善科技体制,以先行先试的魄力和敢拼敢闯的胆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说。

  产业创新 高端制造加速崛起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在内存芯片领域实现量产技术突破,并拥有这一关键战略性元器件的自主产能。该项目也是安徽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市政府都给予了很大帮助,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为项目建设、融资等提供支持和服务。”长鑫存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一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立于2016年的长鑫存储由合肥市政府下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和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分3期建设3座12英寸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晶圆厂,满产后产能将达到36万片/月。

  DRAM被喻为连接中央处理器的“数据高速公路”,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工业设备等电子产品中。我国是该芯片最大应用市场,此前却始终未能掌握自主产能。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2013年,合肥出台《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应用、特色、创新”思路,发力集成电路产业,打造“中国IC之都”。

  要有产出,就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2015年,合肥市利用国资平台和台湾力晶共组公司的方式引入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其中,市级投资平台(建投)投资80亿元,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两年时间,就在12英寸驱动芯片项目上实现“国产化”;2016年,合肥市建投集团通过芯屏基金出资10亿美元与北京建广联合收购安世半导体,实现了产业的弯道超车。

  从晶合到安世再到长鑫,集成电路产业在安徽跑出了“合肥速度”。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汇聚集成电路企业230余家,年产值从不足20亿元增长到近300亿元,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全覆盖的完整产业链。

  “合肥速度”得益于“合肥模式”的发力。

  “合肥模式”是创新政府平台融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始终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发展窘境,而液晶平板因其高投入、回报慢的特点,10年前更是被称为“烧钱机器”。

  面对高投资风险,合肥市在当年本级财政收入刚过百亿元时,就展示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通过“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国有资本通过上市通道退出——国有资本循环支持新项目发展”的产业融资模式,瞄准液晶显示技术,投入巨资与京东方开展项目合作,先后建起第6代线、第8.5代线和第10.5代线3个项目,助推了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

  “合肥模式”是注重全产业链的布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08年,与京东方一起来到合肥的还有与其配套的13家上游企业,随后又相继引进彩虹、康宁、乐凯、三利谱等10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形成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并建成世界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合肥面板出货面积占全球比重近5%,产业本地化配套率国际领先。

  在“合肥模式”的引领下,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速崛起。以科大讯飞、神州泰岳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今年10月,合肥更是在此基础上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际首个规模化量子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使用;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通信良好,在科大国盾、本源量子等公司的努力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已在安徽驶入产业化的快车道。

  引才创新 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190万人,其中在合肥服务“两院”院士1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的前三名。安徽正不断创新引才机制,让天下英才为区域发展增添蓬勃活力。

  引进人才要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在合肥,天使投资容错率达30%,“开明开放、求是创新”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更是努力构建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的生动体现。对此,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深有感触,他认为许多像科大讯飞这类高科技企业能在合肥成长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对原始创新的忍耐度和对创业者的包容度。

  “1999年公司成立之初,资金非常紧张,甚至也想过去其他地方发展。当时市领导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不仅帮我们拉来了投资,还告诫我们基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总想着把公司规模做得多大、利润有多丰厚,要扎扎实实做技术,稳稳当当搞研发。”刘庆峰介绍,在政府的关切和支持下,科大讯飞自主创新的底气更足了,投入研发的力量更大了。

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长三角在线 www.csjonline.cn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华易信息 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20210199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