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长三角在线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生成、合成与分成中实现融合联动


 
2019-11-26 21:57:44
2019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联合时报》今特邀静安区政协常委、我院院长何万篷等5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展开交流讨论,现将何院长观点原文转载。建设示范区 · 委员怎么看——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热议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联合时报记者 刘子烨

问题1:示范区建设提出“两个率先”,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怎样理解“两个率先”?
何万篷 :“生态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总要求和总特征,重点是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范围包括“两区一县”,提出了“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消除各种人为和自然形成的要素流动壁垒、产品与服务壁垒,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对生产要素的限制,推进产业布局跨行政区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使相对独立的行政经济融合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统一大市场,为探索更大范围“跨区域联动、次区域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供“长三角样本”。
问题2:在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方面,示范区应如何作为?
何万篷:示范区应采用生态导向发展战略,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数据、人才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服务、文旅休闲、绿色生态农业等产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具有高显示度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高经济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把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的导向落到实处。建议学习借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相关做法,率先建立示范区区域经济分析系统,实时动态地反映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创新开展非接触、非干扰、非侵入、非损毁的区域洞察,在约束条件下,结合情景模拟、循证决策、柔性合成,精准地提升示范区绿色创新发展的制度供给水平。
问题3:示范区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相比以往开发区建设,此次示范区建设有哪些突破?
何万篷:示范区的建设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不走传统开发区的路线,这一观点已形成广泛共识。城市的空间就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它的空间特征取决于并反映出区域生产范式的特质。如果说工业经济条件下,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就业。在服务经济条件下,哪里人口/人才扎堆,哪里就有活力和生机,哪里就有生意和买卖,哪里就有企业和产业。
示范区的空间特征,正反映了生产范式由传统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体现了城市产业空间的新特征,未来将形成以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为尖峰、示范区为高原,以及由若干经济廊道串联的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产业和经济网络。
问题4:示范区将重点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信用等8个方面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你对哪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最关注?你认为应该如何突破制度障碍、进行创新?
何万篷:示范区建设生态保护当然是重中之重,但除此以外呢?我们不妨归纳一下,用最简单的语言——生成、合成、分成,来解释示范区要开展的一体化制度创新。
“生成”,就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在各自既有动能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协同、协作,生成新的动能。要素流动是通过项目来承载和实现的。如何谋划和对接生动而具象的项目?最朴素的感知,就是“绝对便利、相对便宜、本质公平、全面安全”。
“合成”,就是规划管理、土地管理、项目管理、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信用。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平台。它可以是有形、有限空间,譬如更多的产业公地;可以是无形、无限市场,譬如基于共同标准的统一大市场;也可以是充盈的资金池、开放的项目库、灵敏的“消息树”;最关键的,是制度供给的合成性,充分释放战略叠加效应,避免“合成谬误”。
“分成”,就是财税分享。譬如分蛋糕,分旧蛋糕,寸步难行,分的是新蛋糕比旧蛋糕多出来的部分。但即便是分多出来的部分,也不一定皆大欢喜。这就要讲规律规矩规则规范——经济规律、政治规矩、市场规则、技术规范。示范区实践的“惊险一跃”,就体现在分成上。“跃”得好,效能倍增;“跃”得不好,事倍功半。
问题5: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全面参与者和坚强支撑者,政协委员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更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何万篷:示范区建设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不仅是长三角一市二省党委政府的事,也是人民政协的事。人民政协在服务示范区发展中大有可为、不可或缺。政协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示范区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作深入研究思考,努力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长三角在线 www.csjonline.cn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华易信息 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20210199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