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杨晓波)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明确战略顶层设计。
12月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罗文表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5G应用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步从传统行业主导的旧经济时代转向新经济时代。面对新经济的发展浪潮,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将为长三角地区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也将为创新创业带来新的机会。罗文介绍,“在长三角地区,以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科技企业正催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应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家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进。”
可以预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的过程中将带来诸多投资机会,梳理券商等机构的观点发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产业升级中的龙头公司将存投资机会。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记者,从发展潜力上看,长三角创新驱动优势明显。从上市公司分布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共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覆盖了绝大多数行业,其中,机械、基础化工、汽车、医药、计算机、电力设备、电子元器件这7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36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51.49%。此外,上市公司盈利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信息、零售类行业净利润在A股行业净利润中占比较高。在政策的驱动下,产业融合、区域融合作强化背景下,未来上述相关产业发展蕴藏较大的投资机会。
国联证券发布的研报称,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港口、公路、机场、物流以及地产会有所带动。同时,金融进一步对外资放开,服务业逐步减少展业限制,带来相关行业公司的业务布局机遇。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纲要指出,支持地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中泰证券也认为,在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高技术产值占比18%以上的发展目标下,G60科创走廊深入长三角腹地,或将引领更多长三角企业登陆科创板融资,科创板成为培育“硬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土壤,也将带来更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