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12月13日电 (记者 吴兰)“通过一个二维码,市民即可实现在不同城市间的交通、金融、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畅通无阻……”,当前长三角一体化驶入“快车道”,数字经济一体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民众“跨城”也能“一码通行”,成为政府、企业和学界共同探索和关注的热点。
13日,2019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应用峰会暨长三角(合肥)数字一体化开放应用场景峰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峰会旨在集中展示长三角数字经济领域高水平创新成果,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讨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记者从该峰会的核心分论坛——城市中台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获悉,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正在为城市发展和治理赋能,城市已经成为这些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人们在实体城市空间和虚拟空间中进出交互,不断丰富城市体验和创新生活的引擎。
与会嘉宾认为,“一码通域”实现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居民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是长三角数字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二级调研员赵华介绍,近年来,安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将“数字江淮”建设作为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数据引领型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质化、素质治理高效化和智慧生活惠民化。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副局长王伟介绍,城市中台是聚合数据、共享技术、协同业务、赋能应用的数字城市运营中枢平台,它是以数字技术为工具、以数据为生产资源、以标准数字服务为产出物,实现对城市级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数字技术的统筹管理,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标准化服务的中间平台。
据王伟介绍,合肥市建设的城市中台由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运营中台四个部分构成。他认为,城市中台可以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部门间信息化系统相对割裂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可以减少重复建设和消除信息孤岛。
据悉,合肥市目前已完成“一码通域”平台的开发,接入了电子社保二维码系统,正在对接园林、轨道、图书、医院等场景,推进社保二维码在借阅图书和出行等方面的应用。
数字化进程影响到每个城市每一个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技术与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立委认为,城市数字化重塑涉及城市方方面面,如何在城市数字化重塑架构下,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数字化重塑模式,是各地数字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