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村里“藏”着一个养老院。10多年前,嘉定区安亭镇政府出资,在村里建起了上海郊区第一座按国家一流标准设计建造的福利院——安亭镇社会福利院。目前,在院老人共238位,平均年龄87岁。
老人加上冬季,本就是一段相对难捱的时期。再加上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安全防护措施更是不能少。2月20日起,安亭镇社会福利院关上大门,到昨天正好满18天。这18天里,老人们渐渐养成新习惯:唠嗑时,保持安全距离;学会了网购、刷抖音;需要购物,就请相熟的护理员帮忙“下单”,请村里的志愿者代为跑一趟……
保持安全距离,来一场不聊天的散步
安亭镇社会福利院的室内外都装上了音箱,每当下午五点的轻音乐准时响起,93岁的陈百春老人就会走出房间,开始“遛圈”。他最喜欢逛的是一个叫“月亮湾”的地方,那里的绿化带旁放了几把舒适的木长椅,他总会坐上几分钟,再接着继续逛。福利院里还有一整片樱花林,眼看就到最美樱花季了,大家都期盼着春暖花开。
若说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散步时,老人之间都会自觉保持“安全距离”。大多时候老人们都一个人慢悠悠地散步,碰见熟人,大家也都是戴着口罩,挥挥手打招呼,就算简单问候两句,也隔着一米开外的距离。
自从养老院关上了大门,老人们最初紧张焦虑的情绪逐渐平复。“全封闭了以后,人员完全不流动,大家觉得更安全了,心也就更定了。”安亭镇社会福利院院长孟瑛说。
开启网购、刷抖音新技能
养老院关上大门刚满半个月,一位老人就来跟护理员告状,而告状的对象,正是与他同住福利院的老伴。原来,老伴盘算着过几天想出门走走。听闻此话,老人瞬间急了眼,“现在疫情还没有彻底过去,你出去不是增加感染风险吗?!”
福利院里,心痒痒想往外跑的老人不止一个。为避免人群聚集,院里办的安福银杏学苑最近停课,“停学”了的老人们眼馋正好的春光,就开始想往外跑。为了留住老人,福利院开始鼓励“小班教学”。88岁的刘春城老人在书画班里总要被人尊称一声“刘老师”,如今他也照样每天练字。刘春城常常趁着天气好,将完成的字画摆在阳台,供大家欣赏。范福桃老人是健身操“带头人”,坚持与同住一层的几位老人一起锻炼身体。每天的固定时间,老人们保持距离,一招一式,认真打拳,颇有风范。电脑学习班的老人们则趁此机会“技艺大涨”,视频聊天、网购、刷抖音统统不在话下。
护理大楼派上了用场,屋顶花园被纳入议程
为确保安全,这些天院内老人不能随意串门聊天。所有返院老人则一律单独隔离健康观察14天,工作人员也需要24小时食宿在养老院,尽可能阻隔风险。为此,福利院将六层的护理大楼,辟为返院老人隔离观察区域,安排了270张全护理床位。此外,100多名工作人员也统统住进护理大楼。院方专门安排了部分护理员,服务需要健康隔离观察的老人,其他工作人员的生活区域则与需要健康观察的人员完全分隔开来,就连使用楼里哪部电梯都分得清清楚楚。
在严抓防疫的同时,安亭镇社会福利院也趁着工作人员24小时都呆在院里的机会,进行院内自检。维修、后勤人员开启了一轮自查,并将需要今后维修、改造的地方一一记录在册。讨论多次的护理大楼屋顶花园也被纳入议事日程,“等抗疫胜利后,我们就要抓紧时间落实方案,争取让老人早日可以上屋顶花园逛逛。”孟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