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之内的定向降准落地。3月13日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其中对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的银行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500亿元。
稳经济助力融资成本下降
此次降准在市场预期之内。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给予0.5个百分点或1.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优惠。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小型企业贷款、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微型企业贷款。考核对象包括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较大的农商行和外资银行。近期人民银行完成了2019年度考核,一些达标银行由原来没有准备金率优惠变为得到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优惠,另一些银行由原来得到0.5个百分点优惠变为得到1.5个百分点优惠,总的看,对这些达标银行定向降准了0.5至1个百分点。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此次定向降准兼顾主动推动和事后激励,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此时降准十分及时与必要。首先,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自2019年开始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今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目标,任务比较繁重。其次,结合现实情况,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目前复工复产各环节尚未完全协同,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阻滞环节,实体经济需求偏弱,尤其是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然面临一定生存、生产困难,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金融纾困。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十分急迫和必要的。其三,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多国资本市场出现熔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