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是上海境外人士居住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辖区内虹桥街道境外居民达2.6万人。
进入3月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随着境外返程旅客增多,虹桥街道聚焦实时信息排摸、多语种宣传告知,扎实推进境外人员防控服务全程管控、全程闭环。 逾700名居家隔离人员,防疫怎么做?
图片说明:两位社区医生互相帮助穿防护服
3月18日下午3时30分,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程頲与同事,以及日语翻译志愿者徐承中,来到荣华居民区古北国际广场小区的一日籍返沪人士家门口,向他发放隔离告知书、承诺书以及健康监测表,并对他测了体温,显示36.3℃。 3月17日,上海明确居家隔离条件为“一户一人或一家”,即同一家庭中,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承诺一起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全家人都需要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这些措施更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
图片说明:多国语言的居家隔离观察承诺书
“我们与你核实一下,你是昨天晚上回上海的吗?”“是一个人居住在家吗?”在确认该日籍返沪人员是“一户一人”,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后,程頲向他告知居家隔离的事项,“接下来的14天需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每天上门进行2次体温检测”“会有专人来收垃圾”等等。 “截至18日上午,每天要上门对713名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每天上下午都要测体温的话,我们10多名医护工作者需要上门测1400多次。”程頲说。
无缝衔接,将入境人员“护送到家” 目前上海规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重点国家入境人员抵达后,全部由各区工作人员集中接送到各区的“临时集中留验点”。 近日,当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入境人员送抵长宁区“临时集中留验点”后,“虹桥街道入境人员接送工作队”就从区航站运送队手中接过接力棒,将入境人员转送到各自居住的社区,从机场门到家门,真正“护送到家”。
图片说明:古北国际广场小区
为打好“口岸防疫战”,长宁区虹桥街道主动将关口前移,组建了这支由6名队员及2名司机组成的“虹桥街道入境人员接送工作队”,分成3个工作小组,24小时轮流值守。 工作队队长周领说:“住在虹桥的入境人员占比接近长宁区总入境人数的一半,队员们一天最多接了10车将近70人。日夜颠倒的工作确实很辛苦,大家平均一天的休息时间只有3-5个小时。” 队员们与外籍居民沟通有障碍怎么办?为此,虹桥街道为工作队专门配备了科大讯飞翻译机,能现场语音翻译各个语种,确保沟通传达准确无误。更有汉语流利的外籍居民自愿担任“临时翻译”。“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虹桥居民的支持与配合。”说起这些天遇见的“可爱的虹桥人”,队员们不无感慨。
多国语言“融情卡”送到境外返沪居民手上
图片说明:盛弘(左)在与安吉拉·布鲁西诺讲解防疫知识 在防疫工作实践中,虹桥街道不断完善形成了“五源发现排摸工作法”,确保准确掌握辖区居民的动态信息。第一个源是居委、物业梳理完成的“一户一档”,第二个源是由上海市健康云App、长宁区疫情防控大数据云等形成的推送信息,再加上小区群防群治、门岗登记询问、居委上门沟通等3个线下查疑补缺的渠道,以信息闭环和工作闭环实现人员实时动态的精准排摸。 “我们有42个自然小区,3万余常住居民,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境外。疫情到来时,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盛弘说,已将社区里每一项涉及全体居民,尤其是外籍居民的疫情举措、政策都采用中、英、日、韩等八国语言发布。 “目前对从机场接回来的外籍朋友,我们会免费发放一个‘防疫融情包’,里面包括健康监测记录册、多国语言的防疫‘融情卡’,卡片一面写着中文,另一面用不同国家的外语,标注返沪居民应该主动配合登记事项,以及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并附上属地居委会和物业的联系电话。‘融情包’里还配有口罩、消毒片和日常生活服务小贴士。”盛弘说,除了严格的防疫管理,也要让这些境外返沪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度。
图片说明:安吉拉·布鲁西诺在小区门口做志愿服务
18日下午,一个身穿“平安志愿者”马甲、手拿测温枪的金发“洋面孔”站在古北国际广场小区门口,为每一个进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实际上,这位“洋面孔”是古北国际广场小区的意大利居民安吉拉·布鲁西诺,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已有一个多月。其间,她还为居民区翻译过意大利语版本的防疫宣传。 “现在还不是放松防备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并遵守相应的规定。”安吉拉·布鲁西诺呼吁更多的外籍人士能够理解和配合社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