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我们回来啦!”今天下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三批先后驰援武汉的161位医疗队员悉数解除隔离观察,正式完成支援湖北任务。回到熟悉的市一医院,他们整齐列队,高喊“我们回家了”。
在市交警总队铁骑开道、警车护航之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整建制医疗队156位医护人员回到了熟悉的医院。虹口交警在沿途路口设立执勤岗位,当援鄂医疗队大巴驶入虹口经过各个路口时,都能看到民警转向车队,庄严敬礼,以最高礼仪迎接英雄们凯旋。周边市民也微笑挥手向逆行勇士致敬。
自除夕夜上海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星夜奔赴武汉以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派出3批次医疗队奔赴武汉前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金银潭医院、武汉三院和雷神山医院都留下了市一医院医疗队队员们的足迹。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6岁,年龄最小的24岁。
有作为领队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完成包括全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病理解剖研究在内的多个前线新冠危重症救治“突破性成果”的郑军华教授;有带领市一整建制医疗队在雷神山前线留下一系列医学创新发明的刘军教授;有上海所有援鄂医疗队队员中最年长的周新教授;有曾获“中国最美女医师”、成功救治武汉103岁患者的市一急诊危重病科“女帅”王瑞兰教授……
市一医院院长郑兴东对所有161位如期归来的市一援鄂医疗队队员由衷感言:“三批医疗队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始终铭记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领导的教诲和自己的诺言,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防线,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
市一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对全体队员表达致敬与感谢,“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是你们冲在一线、连续奋战,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是你们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彰显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
“时至今日,我可以骄傲地说,市一医院雷神山医疗队一个不少平安归来,圆满完成任务!”欢迎仪式上,领队,市一医院副院长刘军激动不已。在雷神山战斗的48天,这支总人数156人、涵盖了呼吸科、急诊危重病科、心内科、心理科等23个临床科室的医疗队全面接管雷神山医院C1病区,共同参与接管C3病区与ICU。截至医疗队关舱返程,共有出院患者93人。
随着市一医院到达雷神山,一系列小发明也在此落地生根:5G无线听诊器、体外膈肌起搏器、正压振动通气设备、小舱式多功能操作防护罩、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等。
在此次市一医院支援武汉的161位医疗队成员中有92位护理人员,在武汉这场战疫中,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护士,他们就像最亲密的“家人”一样,不怕脏累、不顾危险,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
“我们把市一医院护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理念运用到武汉前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南)副主任常建告诉记者,在雷神山医院,针对呼吸疾病的气道护理等常规工作外,护理团队还需为有合并症的患者提供血透、腹透、伤口、静疗护理。同时,他们还要悉心照料患者的生活起居。
患者因为晚上走廊灯光太亮睡不好觉,十余位市一护士就利用下班休息时间用治疗巾为患者缝制眼罩;患者胃口不好,吃不下盒饭,市一“美小护”就小心地把鱼肉骨头剔了,再捣成鱼糜,拌入泡饭……护士们的辛劳,患者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一位患者在即将出院时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希望疫情结束,护士们都能成为拧不开盖的小姐姐!”
“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获得了充分历练,已经成为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刘军也寄语白衣战士们,未来不是以往工作的简单重复而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所有队员在回到工作岗位后,继续保持在雷神山医院的勇敢和担当。
上周起,由市一医院派出的前两批共5位医疗队队员已陆续回归工作岗位,投入到医疗、科研、管理工作中。今日正式解除隔离的第三批156位医疗队员也将陆续复工。返岗第一天,市一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就一刻不停“无缝衔接”了所有科室工作,赶去病房、交班、了解病房内所有病人的情况、和正在国外抗疫的学生探讨起病例……她在科室内组织了“新冠肺炎研究小组”,总结从武汉带回的数据、案例、经验。
解除隔离观察第二天,市一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也投入至日常管理工作中。“已结束休整的医疗人员必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到临床一线去,为患者服务。”他说,无论我们的队员在哪里,都是最合格的白衣战士,抗疫的经历是我们大家的一笔重要的终身难忘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