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忠于职守……”流水潺潺,绿树环绕,崇明解放登陆纪念碑下,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海岛官兵提臂敬礼,誓言铮铮。71年前的今天,祖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和平解放,给岛上的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的希望。
望着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官兵驻足凝思,执勤三中队指导员李博将崇明岛解放的历史娓娓道来。那段弥漫着硝烟的历史便逐渐掸去岁月的灰尘,轮廓在官兵面前变得愈发清晰。如今,在这座生态岛上,驻岛官兵依旧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5月27日,上海解放。而与上海有一岛一江之隔的崇明岛,当时仍有近万名国民党军队盘踞。远眺上海北方,一场解放崇明的战斗一触即发。“中队第一任中队长范小林和指导员顾翰才都曾参加过解放崇明岛之战。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世,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和平安宁的岛屿。”谈及中队队史,李博如数家珍,结合当前的“四史”学习教育,他教育官兵要传承好中队队魂,继续接过前辈手中的枪,为崇明生态岛站岗放哨。
仪式结束后,武警官兵走进崇明区档案馆,讲解员为官兵展示馆内陈列的史料。他指着一块渡江战役纪念章说道:“当年为了解放崇明,人民军队紧紧依靠人民,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取得了胜利。”那时的敌军实行每日“一稀一干”两餐制,四处抢粮就食,搜刮财物,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称敌军为“吃光队”。当人民解放军奉命向崇明进发,敌军迅速溃散逃去,人民欢呼叫好。崇明的庙镇、堡镇相继解放,而部分继续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慌成一团。
官兵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崇明当时的真实情况——一边是人民解放军铁桶般的包围,守敌顽固不降;一边是城内市民惶惶不安,盼望和平。终于,一声炮响惊醒了国民党守军的幻想,25军的一个炮弹正好打中敌军指挥部,硝烟弥漫里伸出一面白旗。正是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地下党的劝降之下,守城的国民党团长全裕谦选择弃械投降,在人民起义的协议书上签字。而当解放军排成四列纵队,迈着雄健的步伐进城时,街道两旁挤满了夹道欢迎的群众,大家唱起轻快的歌曲“欢迎欢迎解放军,解放了我们大崇明……”
看到一张张图片摹画出崇明解放时的胜利场景,一段段文字记录着当时的画面,排长殷俊杰不禁感慨:“站在这片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我们就是擎起旗帜的接棒人。这不仅是一份历史荣光,还更是一份责任担当。”
细细品味,历史的温度令人感动。令新战士张翔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前夕,先进分子动员广大民众为解放军传递情报、站岗放哨,成为部队的坚强后盾。“血脉在传承,传统在延续。我们要继续当好人民的忠诚卫士,在71年后的今天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群众骨肉相连。”参观结束后,张翔在心得体会本上这样写道。
据悉,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执勤二支队结合驻地丰富红色资源,精心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两项重大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党史军史天天学”活动,利用军营广播、黑板报、电子宣传栏、横幅标语、军史文化长廊等载体营造浓厚学史氛围,推进基层荣誉室、班排荣誉柜建设,深入挖掘队史、精心提炼队史、讲好英模故事,以典型人物激励官兵看齐追随、矢志强军。同时,通过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邀请参加过战斗的退伍军人来队讲述历史,安排官兵实地参观档案馆、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官兵人人牢记历史、人人会讲历史、人人认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