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消费者买买买热情高涨,一波概念股也坐收渔翁之利。
王府井用一张免税牌照在两个月时间换来了271亿的市值增长;海南旅投曝出有望获得离岛免税牌照的消息后,其子公司海汽集团股价应声暴涨3.7倍,33天收获了17个涨停板。在免税牌照放开的预期下,百货业的“同行”开始扎堆申请,最近至少有12家已经发布公告。
狂欢之下,代购群体显得最为冷静。多位代购告诉燃财经,海南的代购相比最近疯狂打折的日上免税店渠道并没有价格优势,一些品牌尤其是奢侈品品牌,缺少新款和限量款,吸引力减弱。
曾经,上海滩的“十里洋场”,一边深圳、一边香港的“中英街”,是国内最顶级的商业街,近20年来,这两条“洋货街”无人再提。此次海南离岛免税新政一出,有观点认为,这是国内免税行业与其他国家/地区市场之间的博弈,但有零售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国内线上和线下零售业之的争夺到了下一个赛点,或者可以说是后者的一次政策红利。
过往是单一“二房东招商”模式的线下百货企业,面对“热衷补贴”的电商界选手,胜算几何?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顾客狂欢,代购观望
今年疫情对整个代购行业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式的,一位五年以上的资深韩国代购已经开始转行做批发,在朋友圈招呼“欢迎同行拿货”,并将签名改成了“来年再战海外”。
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离岛免税新政策,规定自7月1日起,离岛旅客每人每年的免税额度从3万提升到10万,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化妆品每次离岛限购件数从12件提高到30件;免税商品种类由原来的38种扩大到45种,新增手机、平板等七大类免税商品。
这一政策相当于为国内免税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不少网友反映,免税新政第一天,三亚免税店外的队伍长度是往日的两倍多。
数据显示,7月1日至13日,离岛旅客累计购物16.8万人次,购物总额9.03亿元,日均购物旅客1.3万人次,日均购物额7000余万元,比政策实施前日均购物额增长三成。据海关总署消息,新政实施首月,海南省4家离岛免税店实现免税销售额约25亿元,人均消费5527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82%。
燃财经了解到,尽管购物场面火爆,但因此从海外代购转为专职做海南代购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偶尔飞一次,旅游的同时做些代购生意。更多的是海南本地人兼职做代购,这些人拿着离岛游客的身份证去免税店买东西,然后给他们一些提成。
这种模式其实早在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时候就存在了。比如一台松下电视,大陆要5000元,海南只要2000多元,很多人会托人去买。现在是一到假期,很多兼职群会发消息,由一个人带着兼职人员去免税店买东西,但有代购称,这种做法会被海南方面严查。
新政之下,没有大批代购入局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和监管。一位海外代购告诉燃财经,现在国内整体代购价格比较高,反而是最近日上在打折,很多代购从日上拿货。
燃财经以SK-ll环采臻皙精华护肤套装为例,在“cdf离岛免税”“日上会员”两款App上进行查询,单价分别是2058元、1986元,前者5件85折后的单价是1749.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