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城市管理能级再度提升。据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220个街镇(乡、工业区)、约4000条中小道路、近20万家沿街商铺已实现上门分类收集全覆盖。至此,上海垃圾分类实现公共区域、居住区、单位、沿街商铺全区域全覆盖。
各区、各街镇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垃圾分类。例如杨浦区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手机工作管理办法、考核细则及路长责任制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积极推广收运二维码模式,采用“一店一码”的模式,扫码登记垃圾分类情况和袋包数量,根据每条道路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上门收集服务方法。
虹口区多措并举加强信息化管理,向沿街商铺发放生活垃圾告知书、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千余份,确保商铺“全参与”“全动员”;全面推进落实“橙小宝”信息化管理模式,将整个平台数据纳入区域城运中心大数据平台内,形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程”,无缝对接收运企业及两网融合系统出口,提升管理效果。
长宁区通过强化管理机制,由街道牵头,城管中队、市场监督所、收运企业、居委会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全面跟进,同时建立“一街一帐、一路一表、一店一档”信息化管理档案,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清运的“一条龙”运作,促进上门分类收集工作常态长效。
浦东新区依托“一网统管”智能化体系,完善上门收集智能化监管,将沿街商铺纳入系统并介入城运中心平台,各商品垃圾分类数据链从扫码、分析、处理和评价实现了全闭环,实现协议建库、”二维“入网、扫码收运、实现”联合“的智能化全流程监管。
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切断了道路环境卫生污染源头,中小道路环境卫生提升明显,路边小包垃圾数量大大减少,减轻了清道工人的压力。通过“撤桶并点、上门收集”杜绝垃圾桶游街现象,解决了沿街商铺垃圾投放问题。静安区、杨浦区还 针对沿街垃圾箱房落实“一房一策”,对部分沿街垃圾箱房进行关停或拆除,沿街垃圾箱房周边环境卫生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