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指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2020年11月6日,时隔考察两周年,一场主题为“从‘新时尚’到‘好习惯’”聚焦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座谈会在嘉兴路街道举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有关领导与来自本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资深人士、专家教授等社会各界人士汇聚一堂,热议上海垃圾分类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丰富启示。
从“盆景”到“森林”
“彩虹宣讲团”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入智能监管系统“橙小宝”,实现垃圾分类作业全过程可视化,将垃圾箱房、作业人员、作业车辆等相关业务数据形成闭环;沿街商铺上门一日两次收运工作覆盖全区215条道路,成为全市首个实现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全覆盖的区;打通整合不同系统间数据链,形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程”的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分类实效......
在嘉兴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从‘新时尚’到‘好习惯’”主题展览迎接着前来参观的人。从展览中可以看到,如今,从嘉兴路街道到虹口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正经历着从“盆景”到“森林”的蜕变:截至2020年9月,全区干垃圾日均量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控减41.6%,湿垃圾日均量提升了48.5%,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测评连续两年全市名列前三,垃圾分类实践呈现出从“新时尚”到“好习惯”的积极转变。
成效背后,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虹口区副区长周嵘将其归纳为“加减乘除”法——坚持党政齐抓,管理能级做加法;强化体系建设,传统环节做减法;健全长效机制,管理实效做乘法;科学管理创新,再造流程做除法。周嵘表示,虹口区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居高,居住区类型繁杂,垃圾分类管理的先天条件不佳,但全体虹口人在“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鼓舞下,切实提升垃圾综合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分类实效、体系建设、条块合力、氛围营造、属地责任落实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未来,虹口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久久为功的坚韧劲,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持续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虹口区绿化市容局局长杨静则特别提到八个字——“科技赋能”“一网统管”。她说,“如今,虹口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之路越走越规范化、人性化、科技化。”《条例》执行初期,社区志愿者总是特别关心“你知道怎么分吗?”,而如今他们在虹口的“踪迹”越来越难寻觅。居民区具备投放行为等功能的智能监测设备各显神通,将此前困扰社区的人手紧张等难题一一化解,居委管理人员已不必“全员上岗”。垃圾分类基层自治从一开始利用大量人力宣传、指导,到如今依靠遍布于城市街面社区的智慧设备就可将垃圾分类行为数据轻松掌握,这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科技成效。
从“新时尚”到“好习惯”
嘉兴路街道乃至虹口区的垃圾分类实践,只是全市垃圾分类实践的一道缩影。市绿化市容局数据显示,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在几方面成效显著:
一是市民积极履行分类义务。广大市民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微信查询平台生活垃圾分类查询搜索量近3000万次。居民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有望双双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年底的95%。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志愿者撤守后,居住区分类实效总体保持稳定,大多数居民已养成自觉分类习惯。
二是垃圾分类实效显著提升。与2018年同期相比,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5948吨/日,增长8.3倍;有害垃圾分出量2.6吨/日,增长28倍;湿垃圾分出量9318吨/日,增长1.4倍;干垃圾处置量14173吨/日,下降33.9%。
三是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道路废物箱设置数量优化调整至4.1万余个;累计配置湿垃圾车1537辆、干垃圾车3077辆、有害垃圾车99辆、可回收物回收车239辆;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项目全部开工,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4350吨/日。
四是配套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市相关部门切实对照规,积极主动作为,制订颁布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目录,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办法,湿垃圾农业资源化利用标准等44项《条例》配套文件。
五是社会宣传动员高潮迭起。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社会宣传动员体系基本形成。“十”,即成立16支区级志愿者服务分队、53支街道(乡镇)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36万人,10个区创建成为示范区;“百”,即聘任市、区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940名,135个街镇创建成为示范街镇;“千”,即《条例》宣传覆盖5800个居住区(村),6千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垃圾分类实效测评;“万”,即举办《条例》集中培训1.6万余场次,组织宣传报道2.8万余篇,完成居住区入户宣传980余万次。
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表示,成效得益于领导高度重视,条块协同有力,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基层创新百花齐放,执法检查实现常态化。如今,上海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垃圾分类实效稳步提升,依法分类氛围日趋形成,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未来,还需社会各界共同为持续推进上海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走向“新习惯”出谋划策。
同济大学教授杜欢政认为,上海垃圾分类的价值不只体现在生态环境领域,“通过推动垃圾分类,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提升了人的幸福感;实践垃圾分类,推动了居民意识和行动的改变,提升了人的素质,推动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让整个城市更加宜居宜产宜商。”
从“开枪起跑”到“耐力长跑”
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下一步,上海如何继续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持久战?
市分减联办副主任、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认为,目前,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适应新形势下垃圾分类新要求,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务必做到高度重视不松懈,执行落实不打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展望未来,他认为,要深刻把握“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力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要紧密依靠基层治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上海垃圾分类长效常态机制,加强基层创新治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特色宣传动员模式、源头分类智能化监管装置等创新实践。
市政协委员黄勇平认为:“垃圾分类让城市变得整洁,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让废弃无用的资源成为城市‘金矿’,资源循环利用成为可能,节省了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资源,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他认为,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基础上,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垃圾的处置工作将会成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他建议,关注新技术发展,推进湿垃圾更高水平的资源化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一直是过去20年努力的方向,但这两种方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并且形成的产品不具备高值化利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推广的利用昆虫与微生物联合作用处理湿垃圾,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值得关注”。
市人大代表、市城投集团副总工程师赵爱华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作,也是一个将规范内化为习惯的过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已经进入从“开枪起跑”转到“耐力长跑”的新阶段。在新阶段,需要固化全程分类体系和运行管理模式,将全社会高度参与的热情和激情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收运处理单位的标准作业流程、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进而实现垃圾分类的常态长效。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有必要继续关注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技术和管理需求,开展技术和模式攻关,助力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巩固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范式。 (李小佳)
静安区彭浦镇:
唱响社区垃圾分类“欢乐颂”
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从绿色账户扫码,到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再到设立“房长制”,万荣路970弄小区居委会坚持稳步人性化推进,书记主任、社区群团、两委班子三次入户宣传,用耐心和毅力打动居民。
镇政府还对小区环境进行了添加地插、大型墙绘等美化,强化了垃圾分类宣传氛围;通过改编的《垃圾分类欢乐颂》在居民间传唱,用歌声传递绿色能量;由第三方工作人员对居民志愿者团队进行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知识与素养;设立“房长制”,让每个垃圾箱房都有专人负责,充分发动居民自治,轮流当“房长”;每月开展垃圾分类业务知识现场讲解,逐步调整小区定时定点时间等。
在原有“四分类”基础上,细化可回收物投放,在两网融合服务点上结合支付宝线上回收板块,减少低价值可回收物混入干垃圾的情况。由于直接从居民源头到服务点,有效地打击了非正规收运队伍,实现可回收物资源再利用的最大化。
徐汇区田林街道:
深化分类服务 实惠市民群众
徐汇区田林街道老年人口比例高,很多居民多年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自觉地把旧报纸、纸板箱、可乐瓶收集起来。然而,废品堆在家里不方便,卖给马路“游击队”遭遇缺斤少两不开心,成了不少老人的“心病”。
田林街道引入资质明确、服务规范、价格透明的服务队伍,定期上门提供回收服务,每次交售废品的收入提高了,老人们很放心,也很开心。如果碰上腿脚不利、行动不便的老人,回收人员更是一对一预约上门,直接服务到家门口,帮助老人清理杂物,当场称重,当面结清,让老人们感到暖心。
上海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明显,单位机构、公共场所的实效也不能放松,徐汇区积极打造单位机构垃圾分类新标杆,针对党政机关、医院、学校、菜场、企业、园区、商业综合体、餐饮酒店、公园、商场10大行业,针对各行业的特点对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做出“三规范一明显”具体要求,为各行各业深化提升垃圾分类实效提供了重要参考,展示了徐汇区垃圾分类工作朝更精细、更智慧、更人性化的方向不断进步的决心和追求。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
迭代升级提升垃圾分类“智治力”
今年8月,安西路600号小区外,曾连续数日出现偷倒快餐盒等外卖垃圾、大件垃圾的情况。长宁区江苏路街道通过正在试点中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AI+5G智能立案功能,结合居委干部根据外卖单排查的地址,很快就锁定了垃圾投放者。
2019年5月,江苏路街道开始试点“垃圾分类+一网统管”智能化探索,建立起由“AI+5G”智能神经元支撑的“一网统管”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原先城市运行中每一步都需要人工参与的“立案、派单、处置、结案”,现在75%由人工智能代替。不仅自动派单率提升至80%以上,基层干部的精力也大大释放,更好投身于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中。
武定西路1371弄位于长宁、静安两区交界处,弄堂里有老洋房、新式里弄、售后公房等多种住宅和支弄小巷。这些支弄小巷,容易成为大件垃圾堆放的“温床”,影响居民和车辆进出的通畅。通过“一网统管”平台人工智能,大件垃圾堆好5分钟内,AI摄像头就会比对拍照录像,分析垃圾体积大小,并自动派单给街道综管中心,随即启动从街道到居民区、清运公司的多级联动响应,原来老小区“不可测、不可防”的垃圾分类管理难题,人工智能从源头上就解决了。
嘉定区新成路街道:
探索沿街商铺定时上门分类收运
新成路街道是一个以居住生活型为主的居民集聚区,辖区内有13条商业街,沿线分布了820家沿街商铺,涉及餐饮、服务、零售、五金、物流等。面对众多业态,新成路街道根据业态特点,摸排总结商铺垃圾产生规律,如餐饮、生鲜水果产生大量湿垃圾;超市既产生干垃圾,也产生湿垃圾;其他店铺以干垃圾为主;垃圾产生一般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用餐高峰期后。针对这些规律和特点,制定特定收运方案,合理配置人员车辆资源,形成“一路段一方案”“一车一档”“一日一报表”,确保路段沿线100%分类收运。
沿街商铺上门收运全面布局后,各路段沿线垃圾桶由原先的355个撤销至140个,沿街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顾客也多了起来,商铺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商家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从“要我分类”转变为“我要分类”,从“他律”走向“自律”。
闵行区浦锦街道:
可回收物“漂流”记
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位于塘浦路1068号,占地面积约15亩,日中转处置能力可达120吨。该中转站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绿化垃圾回收利用为一体,做到“大分流、小分类”,完善了街道两网融合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在这里会实现一次“漂流”记。
一是实现垃圾“瘦身”记。中转站在泡沫收集上采用了泡沫冷压方式进行处理,解决了泡沫运输难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废旧泡沫回收造粒的产量。对于废纸箱、周转箱、废纸板、废纸壳等废纸,则进行回收打包成型,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节约社会资源,也可以大大减少物品体积,便于后续存储和运输,提高物品回收利用效率。二是实现垃圾“变身”记。如何将旧物加以利用?浦锦街道中转站有着这样一位巧夺天工的师傅,用双手和创意将废品变成了一件件环保艺术品:既有矿泉水瓶做的“海绵宝宝”,又有废旧自行车胎搭就的“展翅雄鹰”,还有废旧汽车零部件构造的“金色骏马”,无一不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