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跋,出自《梦溪笔谈》。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换言之,上方作诗为题,下方著文为跋,总称题跋。
书、画的“题跋”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内容与形式及位置要与作品密切配合。书、画,题跋、印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古今题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自有法度,诗词各有程式。今天,我们来分享题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是不适合题跋的呢?

赵孟頫跋杨凝式《夏热帖》
▌翻刻
翻刻如乾隆刻先秦《石鼓》,本意在存古物。端方刻《天发神谶》,为之续性命。徐铉摹《峄山刻石》,意为发扬。李晓园刻《熹平石经》13种,旨在留痕。诸如此类不俱述,皆文化史上之盛事,不在不跋之列。
往时商贾牟利,以原石拓片翻制木板,再拓木板,此易辨识。若用石翻制,确能混淆,民国某公所翻魏志,如《元桢墓志铭》《王诵妻元贵妃墓志铭》,今已入藏河南省博物院,若拓本流出,恐世人难辨。

|